一、做鹽霧試驗前的準備
1、工作室底部應加入蒸餾水,以不超過箱底部溢水孔橡皮的高度為(wei) 準,以防箱體(ti) 老化。
2、箱體(ti) 上部四周的密封槽試驗前加入蒸餾水,不宜過滿,以關(guan) 閉箱蓋後鹽霧不外溢為(wei) 佳。
3、空氣飽和器(不鏽鋼圓桶)內(nei) 加入蒸餾水或去離子水,水位離度為(wei) 液麵計玻璃管上部4/5位置,加蒸餾水時,應打開飽和器上部的進水閥,當加到規定水位時,必須關(guan) 閉閥門。長時間的試驗後,飽和器的水份會(hui) 消耗,水位降低至下部1/5位置,應及時補水,防止缺水後,燒壞飽和器內(nei) 的加熱元件。
4、用橡膠管把鹽霧箱和工作室內(nei) 噴霧塔底部的進水口連接好,把配製好的鹽溶液(按5%濃度)放入鹽霧箱背後的貯水箱內(nei) ,鹽水由於(yu) 大氣壓的作用靠平衡自動流入噴霧塔內(nei) ,鹽水不能低於(yu) 貯水箱的下限標記(即出水口)。
5、箱體(ti) 後部的排霧管排出的鹽霧對室內(nei) 設施有影響,允許用戶加長排霧管,使排出的鹽霧排出室外,但排霧管不能堵塞,以免影響鹽霧的排放。排霧管下方有一排水管,用戶也應把它接到室處。
6、氣壓的調節:
a: 進氣壓力由*級調壓閥手動調節,一般控製在2~4kg/cm
b:噴霧壓力由減壓閥調至0.5~1.7kg/cm,上敘調節已在出廠前調整好,用戶一般不須再調節.
7、把箱體(ti) 裏麵的漏鬥架放好,集霧器上的橡膠管分別和相對應的漏鬥連接好,這樣在試驗中,無需打開箱蓋,可以從(cong) 外麵集霧器上讀出裏麵的鹽霧沉降量。
8、設定所需做試驗的時間(定時)。
二、鹽霧試驗怎樣調配氯化鈉,比例是多少?怎樣操作?
A、覆蓋層,中性鹽霧試驗(NSS試驗)
a鹽溶液采用氯化鈉(化學純、分析純)和蒸餾水或去離子水配製,其濃度為(wei) (5%±0.1)(質量百分比)。霧化後的收集液除擋板擋回部分外,不得重複使用;
b.霧化前的鹽溶液的PH值在6.5~7.2(35±2℃)之間。配製鹽溶液時,可采用化學純的稀鹽酸或氫氧化鈉的溶液來調整PH值,但濃度仍要符合a點的規定。
B.金屬覆蓋層,銅加速乙酸鹽霧試驗(CASS試驗)
a.將氯化鈉溶於(yu) 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,其濃度為(wei) 50±5g/L。
b.將a溶液中加入氧化銅(CuC12?2H2O),其濃度為(wei) 0.26±0.02g/L(即0.205±0.015 g/L無水氯化銅)。
c.在a溶液中加入適量的冰乙酸以保證試驗箱內(nei) 鹽霧收集液的pH值為(wei) 3.1~3.3.如噴霧前溶液的pH值為(wei) 3.0~3.1,則收集液的pH值一般在3.1~3.3的範圍內(nei) 。用酸度計測量溶液的pH值,也可用經酸度計校對過的能讀出0.1pH值變化的精密的pH試紙作為(wei) 日常檢測。溶液的pH值可用冰乙酸或氫氧化鈉調整。
d.為(wei) 避免噴嘴堵塞,溶液在使用之前必須過濾。
注:金屬覆蓋層,乙酸鹽霧試驗(ASS試驗)在“B"過程中省去"b"步。